“离退休干部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之丰富文化篇 歌舞华章情染成

发布时间 :2020/08/28 | 专栏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1971日这天,在新世纪公园里,老年大学秧歌队表演上了大合唱,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每天排练前,我们老队长朱作田都要给我们讲一讲历史文化、红色故事、时事政治。五一’‘七一、国庆这些大的节日,我们都要编排各种新节目,隆重庆祝。秧歌队编导杨桂兰说,我们不但扭遍了市内三县五区,还扭到了唐山、沈阳等大城市,宣传、推介咱们秦皇岛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努力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19年以来,在我市的城市村庄、街头巷尾,处处可以看到离退休干部活跃的身影。他们退休不褪色,饱含深情地为时代高歌、为幸福走笔。

我们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引导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文艺专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作优质文艺作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说。

组织文艺活动:让幸福的日子有意义地过

有人问,哪里是你的家?我回答,向东方走,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和着悠扬的音乐,市政协退休干部曹艳春深情地朗诵着诗歌《中华颂》,抑扬顿挫中饱含着对家国的挚爱情怀。秦皇岛市朗诵协会成立于2016年,现在已发展会员169人,夏秋、聂春友、张英杰等一大批退休干部是协会的骨干会员,他们自创、自导、自演,成为秦皇岛文化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坚持正确的导向,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引导会员把思想统一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上来,先后举办了党的十九大文件线上朗诵会”“毛主席诗词线上朗诵会”“再唱山歌给党听线上朗诵会等活动。2019年,30余名会员组成的朗诵团赴香港参加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果巡演,一首《中华颂》赢得了热烈掌声并获银奖。

突出政治引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建的永恒课题,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六有、一库、八员活动,广泛动员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各项建设事业,争当优秀文化传播员”“优良风尚引导员”“精神文明宣传员,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贡献力量。

家住开发区的退休干部王景怡定期带着乐器来到秦皇大街一处公园。在这里,夕阳红艺术团的老伙伴们亮出各自家伙,一场音乐会拉开序幕。

我们这个团体成立了十多年。每周固定时间聚到一起演出,还经常去敬老院、福利院慰问。从市中医医院退休后,王景怡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还免费帮人制作、维修乐器。他和经常在一起的老伙伴们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在新世纪公园等地为群众演出。现在,夕阳红已经成了公园里的别样风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在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的推动下,我市离退休干部的群艺活动如满天星火,照亮了群众沸腾的生活。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说,老同志以社区村庄为舞台,积极组建艺术团、舞蹈队、模特队、诗社等各类文艺团队,开展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创作、文化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营造出了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为广大群众生活增添了新色彩。在山海关新影社区,退休干部高爱明组织居民创办了彩霞艺术团,很快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亮点。她带领创编了《古城山海关欢迎您》等多部作品,展现家乡风貌,弘扬正能量;在海港区先茂里社区,退休干部赵志芬组织成立了以离退休老干部为骨干成员的七彩虹文艺队,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政策宣传……

创作优质作品:为新时代击节而歌

九十九年前,嘉兴红船上聚集了中华民族的志士先贤。他们擎起了钢锤金镰,扬起了华夏巨龙的风帆……”629日夜里,市总工会退休干部惠子安难以按捺激动的心绪,提笔写下一首长诗。在诗歌的后面,他注明:献给建党九十九周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像惠子安一样,201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同志积极争当文化传播员。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立足乡土民风,勾勒精美画卷、创作优美诗篇……表达对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的由衷赞美、对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畅想,展现家乡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增强共享共建幸福生活的信心。

在西港路街道红卫里社区,耀华玻璃集团退休干部张兴是出了名的漫画达人。平日里,他喜欢把耳闻目睹的大事小情用漫画记录下来。在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他和妻子用了5天时间,共同绘制了9幅抗击疫情的宣传漫画,命名为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张兴说,希望通过这组漫画,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也向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致敬。突出思想引领,以党建+”推动文艺创作,这一措施点燃了离退休干部的创作激情,也指引了他们的创作方向。

2016年,退休干部杨学勇和几位戏曲爱好者联手创办了都乐京剧团,他们扎根街道社区、农村企业,传承艺术瑰宝、弘扬传统美德,先后参与承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多项公益活动。为了推进文明城创建活动,他们创作了《我们是开发区人》,引导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了歌颂白衣天使的节目《早也盼,晚也盼》;今年七一前,按照开发区工委安排,专门举办了一场现代戏曲经典演唱会要让古老的艺术,绽放新的枝叶,服务新时代、新发展,杨学勇这样阐述创办京剧团的初衷。

2019年,我市7个县区全部进入中华诗词之乡行列,成为全国仅有的三个诗词创建工作满堂红城市,为城市再添一张亮丽的国字号文化名片。这背后,离退休干部是活跃的中坚力量,功不可没。退休干部、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张富祥介绍,离退休干部是研究会的骨干力量,多年来他们为培养诗词作者、组建诗词社团、组织赛事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挖掘地方文化:提炼一座城市的灵魂

卢龙县退休干部宋坤心中有着浓厚的孤竹情结。

卢龙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仁义之乡、古孤竹国的所在地。挖掘、传承孤竹文化,是一个文化干部、老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坤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学者、老同志们一起深入挖掘孤竹文化,在各级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著多本孤竹文化著作。其中《中国孤竹文化》被河北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燕赵文库》录入。

现在,卢龙已经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文化的挖掘、研究与传承形成了大气候。让宋坤打心眼里高兴的是,孤竹文化已经广为人知,成为秦皇岛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甚至吸引了国外学者前来探访研究。

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掘和传承地方文化意义重大。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介绍,秦皇岛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委老干部局将党建提升与挖掘传承地方文化相融合,引导离退休干部为秦皇岛保留城市文脉、塑造文化根基、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

退休干部乔万民的日程表上,每天雷打不动至少4个小时,进行《典读秦皇岛》丛书的编辑工作。在他心目中,这套丛书将成为秦皇岛地方历史文化的一个模板3600多年前的孤竹国开始到现在,涵盖古今,我负责编辑前三部分。秦皇岛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发展脉络,都可以在丛书里找到答案。乔万民介绍。

秦皇岛是一座旅游城市,旅游的实质内容是文化,是人文背景和历史内涵。正基于此,乔万民对挖掘地方文化始终乐此不疲。他曾经历时3年多,挖掘秦皇岛著名景点的人文历史背景,20万字著作《秦皇岛风物纵横》成为各旅行社的教材

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王子店村,退休干部邵兴潮同样痴心于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

王子店村有350年历史,皮影艺术驰名乡里。近年有投资商想来开发,需要挖掘村庄的文化底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都是我编撰村志的动因。退休后,邵兴潮曾深挖地方红色历史,写出一本地域历史读物《红色平市庄》;现在又回到村里,义务承担主编《王子店村志》的艰巨任务,这将是全县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级志书,记述了王子店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突出经济、党建、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2019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的离退休干部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如春风、似引擎,引领着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载歌载舞颂盛世、饱蘸深情著华章……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