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发布时间 :2022/10/19 | 专栏 : 省内动态
唐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强化银企对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依托“智慧唐山”云资源,迭代升级市信用信息平台及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三级等保备案。根据《河北省信用信息共享清单》,建立信息归集协调机制,实现25类涉企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全覆盖,并通过接口等方式常态化归集共享水电气、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等涉企信用信息。截至目前,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15.2亿条,为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着力提升融资信用服务效能。依托唐山市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唐山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率先对接联通河北省级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组织推动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通过开展政策推介、发布公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动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入驻平台。平台上线以来,已入驻金融机构(含分支)323家,上线金融产品214款,注册企业16万余家,发放贷款350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06亿元,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加快探索推动联合建模。积极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辖内有关银行机构开展联合建模,更好服务金融机构产品研发、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推动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目前,已与建设银行联合构建了预授信模型,通过平台为注册企业自动测算授信额度。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企业注册、认证、授权查询书信息共享,推动平台企业一次授权申贷、全流程放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
四是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出台政府性贴息、风险缓释等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0家。制定《唐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对符合要求的中小微企业进行银行信贷风险补偿;目前,资金池总规模6亿元,其中“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2亿元,促进银行机构敢贷款、能贷款。同时,建立向银行机构和资金池管理机构筛选推送“白名单”机制,提高推荐企业融资成功率。截至目前,已推送“白名单”14批,共65家企业,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