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动态】沧州市运河区推进信用全流程嵌入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3/06/14 | 专栏 : 省内动态

      沧州市运河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信易+”场景应用,营造“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浓厚氛围,提升公众对信用红利的获得感,提升运河区营商环境水平。

      实施“信用+审批”,助力审批提质增效。审批过程中根据“信用中国”“信用河北”网站企业信用信息情况,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让企业享受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服务,并且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审批上门服务,对申报流程等环节现场指导,大大缩短申办周期,压缩审批时限,切实让信用报告成为业务快速高效办理的助推剂。截至目前,通过“信易+审批”工作模式办理事项806件,共为办事群众节省申报材料800余件,平均节省审批时间2.8天,平均压减审批环节25%;上门帮扶惠及商户共计45余家,送服务上门实现办事群众零跑办。

      创新“信易+”应用场景,营造惠民利企环境。通过与辖区商户联合,持续推出“信易+”场景创新,开拓“信易+摄影”“信易+餐饮”“信易+体检”“信用+健身”“信用+养老”等20余种场景应用,通过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让守信个人办事不排队、体验享优惠,越来越多地体验到守信践诺带来的惠民服务。例如,与辖区慈惠门诊联合,为A级纳税企业职工提供优惠体检套餐;与本地连锁餐饮店联合,为辖区诚信先进典型、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个人提供优惠服务等,让无形的信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价值。

      开展信用修复,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制定出台《运河区关于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暨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专项治理的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建立健全严重失信约束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教育帮扶服务机制,完善有利于自我纠错的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共开展信用修复培训6次,惠及企业28家,为21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服务。

文章搜索